离婚一方请了律师,一方还要请吗

离婚一方请了律师,一方还要请吗

即使对方已经委托律师,另一方仍有必要聘请自己的律师。《民事诉讼法》规定,离婚案件中双方均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且律师的职责是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而非单纯对抗对方。若一方没有律师协助,在证据收集、法律程序、财产分割方案等方面处于被动地位,甚至因不熟悉法律条文而接受不利条件。

为什么对方请了律师,我也得请?这钱花得值吗?

很多人觉得:对方请律师是想搞事情,我身正不怕影子斜,何必多花钱?但现实更复杂。举个真实案例:张女士的前夫请了律师,在离婚协议中把婚后购买的房产算作父母出资赠予个人财产,而张女士自己出庭时完全没意识到需要提供共同还贷的证据,结果损失了60%的房产份额。她提前咨询律师,完全有机会争取到应得部分。

律师的作用不仅是吵架,更是帮你把无形的付出变成有形的证据。全职妈妈带孩子多年,律师会通过调取消费记录、证人证言等方式量化家务劳动的经济价值;再男方隐瞒股票投资收益,律师可以通过申请法院调查令查清真实财产状况。

不请律师的三大风险,你根本想不到

风险一:被专业话术带偏节奏
律师在法庭上常会用子女利益最大化照顾无过错方等专业表述引导法官,你听不懂潜台词,当场懵圈。对方律师说孩子长期由爷爷奶奶照顾,其实是在暗示抚养权归属男方更合适。

风险二:错过关键时间节点
离婚案件有严格的举证期限,普通人不知道哪些证据有效、该什么时候提交。有人准备了100页微信聊天记录,结果因超过举证期被拒收;有人不知道申请财产保全要在起诉前15天办理,导致财产被转移。

风险三:吃哑巴亏签协议
协议离婚时对方律师拟的条款暗藏玄机。各自名下财产归各自所有这句话,女方婚内辞职照顾家庭,男方婚前的房子婚后涨了200万,这句协议直接让女方失去主张增值部分的权利。

常见问题答疑

1. 对方请了律师,我经济困难请不起怎么办?

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家庭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2倍可申请),或选择风险代理(胜诉后按比例付律师费)。现在很多律所也提供分阶段收费服务,单次咨询200元、代写文书800元,不一定全程委托。

2. 双方争议不大,还要请律师吗?

即使是协议离婚,也建议花500-1000元找律师审核离婚协议。曾有人协议里写抚养费每月3000元,没注明按年调整比例,结果十年后物价翻倍还要按原标准执行,想要变更还得重新起诉。

3. 请律师会不会激化矛盾?

专业律师反而会降低冲突烈度。男方情绪激动要求净身出户,律师可以提出将房产折现分期支付的替代方案;女方想争夺孩子抚养权,律师通过安排心理评估报告证明亲子关系更紧密,比双方直接撕破脸更有效。

4.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律师?

出现以下情况建议请律师:
- 对方收入不透明或有境外资产
- 涉及公司股权、知识产权等复杂财产
- 存在家暴、出轨等过错证据需要收集
- 双方对抚养权争议较大
只是领个离婚证,共同财产不到10万元,可以考虑自行处理。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