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需要冷静期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77条规定,协议离婚必须经历30天冷静期!民法典实施后,所有到民政局登记离婚的夫妻,都要先提交申请,等满30天后才能正式领离婚证。这就像网购时的犹豫期,只不过这次是给婚姻一次反悔机会。

离婚冷静期的那些事儿

最近接到个咨询挺有意思:王女士和老公吵架后冲动去离婚,结果冷静期第28天,两人因为孩子上学问题又联系上,竟然把离婚申请撤回了。这让我想起民政局的数据:全国撤回离婚申请占比高达35%,看来这30天真的救了不少婚姻。

协议离婚需要冷静期吗

不过要冷静期只适用于双方自愿的协议离婚。要是遇到家暴、出轨这些特殊情况,建议直接走诉讼离婚。曾经有个案例,李女士遭遇家暴还傻等冷静期,结果差点出事,后来在律师建议下改用诉讼离婚,7天就拿到了人身安全保护令。

关于冷静期的五大灵魂拷问

1. 冷静期内能和小三约会吗?

当然不行!法律上你们还是夫妻关系。去年有个案例,张先生在冷静期公开同居,被前妻起诉赔偿10万元精神损失费。记住:冷静期不是法外之地,出轨照样要承担法律责任。

2. 30天后必须离婚吗?

完全不是!有对夫妻让我印象深刻,第31天去领证时,丈夫突然说要不咱们去吃火锅吧,结果两人真没离成。法律规定,30天后还有30天领证期,超时就要重新申请。所以最长能拖到60天,足够考虑清楚了。

3. 冷静期能查对方财产吗?

太有必要了!建议趁这段时间找专业律师做财产调查。去年有个客户就是在冷静期查出丈夫偷偷转移房产,多分了200万财产。记住:冷静期不是干等着,而是收集证据的关键期。

4. 冷静期工资算共同财产吗?

当然算!只要还没领离婚证,这期间所有收入都属夫妻共同财产。之前有个程序员在冷静期接私活赚了50万,结果被前妻分走一半。所以别以为马上离婚就能搞小金库,法律可不认这个账。

5. 冷静期能带孩子出国吗?

必须经过对方同意!去年有个妈妈私自带孩子去泰国旅游,结果被法院认定擅自改变子女生活环境,失去了抚养权。就算在冷静期,涉及孩子的重要决定还是要双方协商,千万别自作主张。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