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庭前调解不去可以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2条和《民法典》第1079条规定,离婚案件必须经过庭前调解程序。原告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调解,法院可按撤诉处理;被告拒不配合则影响后续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权益主张。但要!是存在家暴、虐待等特殊情况,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免除调解程序。
一、为什么离婚案非得调解?不去真不行吗?
去年处理过的一个案子特别典型:张女士起诉离婚后,前夫故意不接法院电话,三次调解通知都拒收。结果开庭时法官当庭训诫,最终在财产分割上给他少分了15%。法院把调解当必答题可不是走过场,这里头藏着三个重要原因:
第一是给婚姻抢救机会。有个数据很多人不知道,北京朝阳法院统计显示,约18%的离婚案在调解阶段夫妻选择撤诉。特别是那些因为婆媳矛盾、一时冲动起诉的,调解员专业的沟通真的能挽回不少婚姻。
第二是提前固定争议焦点。调解员会帮双方梳理房产、存款、孩子抚养等核心问题。像去年有个案例,男方隐瞒了比特币账户,结果调解时被细心的调解员从微信记录里挖出来了。
第三是为后续审判铺路。调解过程中说的每句话都成为呈堂证供。曾有个男方在调解时承认出轨,后来庭审中想翻供,结果被当庭打脸。
二、死活不去调解会怎样?4种后果要看清
1. 原告被按撤诉处理:杭州就有个案例,王女士连续两次缺席调解,法官直接裁定撤诉,半年后才重新起诉
2. 影响法官心证:深圳罗湖区法院的法官私下跟我说,对那些故意逃避调解的当事人,后续庭审中会更严格审查证据
3. 丧失调解主动权:调解阶段能提的方案,到了庭审就不作数。想要房子折价款,调解时能谈分期,判决就得一次性付清
4. 延长诉讼周期:北京有个案子因为被告躲调解,光送达程序就拖了3个月
三、这些特殊情况可以不去!教你3招应对
遇到这几种情况,完全可以理直气壮不参加调解:
• 家暴有报警记录或伤情鉴定
• 对方正在转移财产(要准备好银行流水等证据)
• 存在严重精神疾病(需三甲医院诊断证明)
操作记住三步走:1. 收到调解通知7日内提交书面申请 2. 附上相关证据材料 3. 要求转为正式立案。去年帮个客户操作过,从申请到跳过调解只用了5个工作日。
四、常见问题答疑
1. 调解电话不接算不算缺席?
千万别耍小聪明!现在法院都用12368系统,电话录音+短信通知+邮政专递三管齐下。去年上海有个案例,被告换了手机号没通知法院,结果被公告送达并缺席判决。
2. 让律师代去调解行不行?
重点来了!民事诉讼法62条,离婚案件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场。去年有个企业家让助理冒充自己去调解,结果被法官识破,差点被司法拘留。
3. 在外地怎么参加调解?
现在全国法院都推线上调解,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视频参加即可。但要提前测试设备,去年有当事人因为网络卡顿被认定为中途退场。
4. 调解时说错话会不会被利用?
记住两个原则:涉及财产分割的让步要声明不影响后续诉讼,关于感情破裂的陈述要前后一致。有个案例就是男方调解时说愿意放弃房产,结果庭审时被认定成口头协议。